项目名称 |
项目意义 |
科室检查 (6项)
|
一般检查 |
一般检查 |
身高,体重,血压,体重指数。测量人体基本健康指标。如:血压是否正常,有无体重偏低、超重或肥胖。 |
内科 |
内科检查 |
问病史,听心肺音,叩诊,和听诊内科其它。通过视、触、叩、听体格检查方法,检查心、肺、肝、脾等重要脏器及神经系统基本状况,发现内科常见疾病的重要征兆,或初步排除常见疾病。 |
外科 |
外科检查 |
皮肤,浅表淋巴结,甲状腺,乳腺,脊柱,四肢,肛肠指检。浅表淋巴结有无肿大、甲状腺、乳房能否扪及包块四肢、脊椎有无明显畸形;外生殖器、前列腺、肛肠有无异常。 |
眼科 |
外眼检查 |
外眼,裂隙灯。检查眼裂、眼缘、瞳孔形态情况。检查眼角膜有无异常、有无沙眼、结膜炎等。裂隙灯检查角膜、虹膜、玻璃体。 |
眼底检查 |
检查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疾病。通过眼底镜检查眼底视网膜、视神经乳头和视网膜中央血管等有无异常情况。 |
眼压 |
眼压检查是发现青光眼的重要检查之一,以排除高眼压和青光眼的可能性,可早期发现病变并进行治疗,也可用于病程的疗效评价。 |
实验室检查 (32项)
|
血液分析 |
血液分析 |
白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单核细胞比率,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体积,血红蛋白,红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细胞数,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数,嗜碱性粒细胞比率,嗜酸性粒细胞比率,中性细胞比率。白细胞(WBC)了解免疫功能 ,红细胞(RBC)及血红蛋白(HB)了解有无贫血,血小板(PT)有无出凝血倾向 。 |
尿液分析 |
尿液分析 |
尿液颜色,尿透明度,酸碱度,亚硝酸盐,葡萄糖,尿比重,隐血,蛋白质,胆红素,尿胆原,酮体,白细胞,白细胞镜检,红细胞镜检,尿结晶,透明管型,颗粒管型。是筛查泌尿系统疾病简单并且准确的方法,如糖尿病、肾炎等疾病也可在该项检查中出现异常改变。 |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 |
AFP |
用于原发性肝癌、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诊断。 |
CEA |
用于肺、结肠、直肠、乳腺、胃、胰腺、胆管等肿瘤的辅助诊断及疗效的判断。 |
CA125 |
肝、肺、结直肠、胃肠癌的诊断和疗效监测。 |
PSA(男) |
用于检测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癌的诊断及疗效监测。 |
F-PSA(男) |
F-PSA/PSA比值对前列腺癌与前列腺良性病变有重要鉴别诊断意义,PSA浓度越高,F-PSA/PSA比值越小,前列腺癌可能性越大。 |
CA199 |
胰腺癌、胆道恶性肿瘤的诊断及胃肠道、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和疗效监测。 |
CA153 |
乳腺癌、转移性乳腺癌的诊断及疗效监测。辅助诊断肝癌、胰腺癌、肺癌。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
是监测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记物。神经母细胞瘤、支气管瘤、精原细胞瘤、良性肺病和中枢系统疾病,NSE也可升高。 |
EB病毒三项 |
EB病毒三项 |
RTA三联检Rta/IgG + EA/IgA +VCA/IgA 三个靶标联合检测(ELISA法),完全覆盖EB病毒全基因组,对鼻咽癌筛查早诊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均有很大的提升。 |
空腹血糖 |
空腹血糖 |
评价人体空腹状态下糖代谢是否正常,评估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是否达标。空腹血糖是诊断糖代谢紊乱的最常用和最重要指标。 |
HbA1c |
糖化血红蛋白 |
对高血糖、尤其血糖和尿糖波动较大时有特殊诊断意义;反映近1-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用于筛检糖尿病、预测血管并发症、鉴别高血糖原因,评价糖尿病控制程度。 |
血脂 |
血脂6项 |
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了解脂肪代谢水平、预测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
hsCRP |
超敏C反应蛋白 |
用于高危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风险评估。也是细菌感染和严重组织损伤的一项诊断指标。 |
同型半胱氨酸 |
HCY |
帮助诊断和治疗患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病人;用于确定心脏发作和中风的危险评估。 |
甲状腺功能 |
甲状腺功能3项 |
FT3,FT4,TSH。用于甲状腺功能评价、甲状腺疾病诊断及治疗监测。 |
肝功能检查12项 |
谷丙转氨酶(ALT) |
是检查肝脏损害最灵敏的检查项目。 |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
当心肌细胞或肝细胞受损时,AST可升高,当AST明显增高(AST>ALT)时可提示重型肝炎、严重肝损伤。 |
总蛋白(TP) |
用于检查营养状态、肝、肾功能、合并感染症等。 |
总胆红素(TBIL) |
高值时可能有肝胆或溶血性疾病。 |
球蛋白(Glo) |
在感染、肝病、肾病、自身免疫疾病时会发生增减。 |
白蛋白(Alb) |
肝脏疾病、营养失调等情况时白蛋白会減少。 |
白/球比值 |
重症慢性肝炎、肝硬化时,白蛋白、球胆白比值降低。 |
直接胆红素(DBIL) |
高值时可能有肝胆系统疾病 。 |
间接胆红素(IBIL) |
高值时可能有肝胆系统疾病 。 |
γ-谷氨酰转肽酶 |
常用于筛查肝脏机能障碍、肝硬化及酒精性肝损害。 |
碱性磷酸酶(ALP) |
增高时多为肝胆、骨骼及甲状旁腺疾病。 |
总胆汁酸(TBA) |
高值时可能有肝胆系统疾病 。 |
胃功能 |
胃功能三项 |
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IPG I/PG II比值。检测胃消化腺的分泌情况,为判断胃部疾病的风险提供依据。 |
肾功能检查 |
肌酐 、尿素氮 、血尿酸 |
是了解肾脏功能的检查,当肾脏功能损伤时三项指标不同程度的改变。血尿酸升高是痛风发生的因素。 |
血清胱抑素C |
是一种低分子蛋白质,能够有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在肾功能不全,肝硬化,肿瘤等多种疾病中胱抑素C能够替代血清肌酐,肌酐消除率,成为可反映GFR的理想标志物;在临床诊断以肾病为主的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
医技检查 (15项)
|
骨密度 |
骨密度检测 |
通过骨密度仪检查骨质密度,早期发现骨量减少及估计骨质疏松的程度,及时进行有效防治。 |
动脉硬化早期检测 |
动脉硬化早期检测 |
通过测定全身动脉血管狭窄程度与动脉弹性,便于早发现动脉硬化。 |
人体成分分析 |
人体成分分析 |
用于体脂肪量及肥胖度判定,基础代谢率、腰臀比例,机体内水份、肌肉、脂肪的比例。 |
TCD检查 |
经颅多谱勒检查 |
了解颅内及颅外各血管、脑动脉环血管及其分支的血流情况,判断有无硬化、狭窄、缺血、畸形、痉挛等血管病变。可对脑血管疾病进行动态监测。 |
心电图 |
心电图(12导) |
通过在体表特定部位同步记录和分析心脏每一个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为心脏疾病诊断、疗效评价、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依据。 |
C14 |
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
胃部幽门螺旋杆菌检测,阳性可导致胃部炎症、溃疡、糜烂等疾病。 |
低剂量双螺旋CT |
肺部CT |
肺癌发病率,占癌症肿瘤第一,低剂量、低辐射、针对特定人群的重症检查,提前1-1.5年发现病灶,是胸片检出率的10倍,对肺部进行立体检测,直径0.5厘米的肺部肿瘤都可以发现。 建议长期抽烟或者二手烟人群选择。 |
颈椎DR |
侧位片 |
无骨质增生、先天性畸形、血管有无压迫、椎间是否狭窄、筛查颈椎病等。 |
超声 |
数字化肝脏超声 |
为无创、无痛、安全、可靠的肝纤维化前期改变的检查方法。 |
颈动脉超声 |
检测颈动脉结构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形态、范围、性质、动脉狭窄程度等;早期发现动脉血管病变,为有效预防和减少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提供客观的血流动力学依据。 |
甲状腺彩超 |
了解甲状腺有无形态学改变及占位性病变。 |
心脏超声彩色检查 |
了解心脏、大血管、瓣膜的结构及血流有无异常。 |
腹部彩超 |
肝,胆,脾,胰,双肾。通过彩色超声仪器更清晰地对人体腹部内脏器官的状况和各种病变(如肿瘤、结石、积水、脂肪肝等)提供高清晰度的彩色动态超声断层图像判断,依病灶周围血管情况、病灶内血流血供情况-良恶性病变鉴别。 |
泌尿生殖系彩超(男) |
前列腺,膀胱,双侧输尿管。在膀胱充盈时,能更清晰地观察前列腺大小、形态、等情况,判断有无前列腺增大、囊肿,恶性病变等,判断肾动脉狭窄等。 |
热成像 |
TMT全身检查与体质评估 |
红外热像检查也称红外线(TMT)扫描、“热CT”。通过红外线对全身进行热扫描,辅助发现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骨骼及关节,妇产科疾病,肿瘤等的早期病变。从专业上来说,B超、CT、MRI是形态影像学技术,TMT检查是功能影像学技术。在医学界被誉为“新一代绿色体检专家”。 |